失眠,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。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表明,全球成年人的失眠率为27%,而在我国,成年人的失眠率更是高达38.2%。
失眠极大地影响了健康和生活质量。你是否曾出现过失眠,失眠是怎么造成的?如何治疗失眠?
其实并不是所有的“睡不着”都是失眠。医学上所说的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,仍然对睡眠时间和/或睡眠质量不满意,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。
入睡困难:躺着床上,闭眼安静状态下,30min仍然没有从清醒进入睡眠状态;
睡眠维持障碍:入睡后,频繁觉醒或者能感知到外界环境的变化;
早醒:早于期望醒来的时间,且难以再此入睡;
日间功能障碍:白天感觉疲倦、乏力,情绪低落或易激惹,自觉身体不舒服,认知功能障碍等;
根据出现上述表现的时间不同,分为短期失眠(病程<3个月)和慢性失眠(病程>3个月,且3>次/周)。
易感性因素:生理过度亢奋 、个人性格特质(内省与担忧的倾向、完美主义、神经质、焦虑的人群)、家族遗传(浅眠,睡眠干扰);指某些人因为遗传或性格原因,他们发生失眠的门槛很低,就算没有诱发因素,也容易失眠。
诱发性因素:直接引发失眠的事情或环境。例行生活中的改变,打乱了 、白天生活及睡眠的平衡状态 、急性压力 、冲突,环境或工作的改变、人际交往矛盾,生活变故等等。
维持因素:为抵抗失眠的不良应对策略。行为方面如:在床上清醒的时间太长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、起床时间不规律、延长了卧床时间、减少了白天的活动量、白天饮用咖啡因、睡眠卫生不良;认知方面如对睡眠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。
急性失眠非常普遍,很多工作压力大的职场人士都出现过。但是,这种失眠是一过性的,在压力这些应激事件解除后,失眠会好转。但是如果在失眠过程中形成了维持因素,养成了不好的睡眠卫生习惯,就算应激事件等诱发因素消失后,失眠也会持续存在,病程超过3个月,就会发展成慢性失眠。
1、苯二氮卓类药物(BZDs)
短效品种:三唑仑 (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,不推荐用于失眠的治疗)、咪哒唑仑等
中效品种:艾司唑仑、阿普唑仑等
长效品种:氯硝西泮、地西泮等
阿普唑仑:半衰期为12-15小时,具有抗焦虑作用,对焦虑性失眠效果好。
艾司唑仑:半衰期为10-24小时,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觉醒。
地西泮:半衰期为20-70小时,效价较低,对于早醒和惊醒后难以再入睡较有效。
2、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(non-BZDs)
此类药物包括唑吡坦、佐匹克隆、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。
唑吡坦:血浆消除半衰期大约为2.4小时,适用于偶发性和暂时性失眠症。
除了以上两种,还有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、抗抑郁药物、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刺(SSRIs)、5-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s) 和 中药 等药物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建立正常生活、睡眠习惯,调整好心态就是预防、治疗失眠的最好办法。